.jpg)
自由幻想手游
01 2018年的淘寶特價版在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?
其實淘寶特價版2018年3月17日在ios和安卓應用商店就上線了。那個時候講的故事是:對標拼多多。
2018年第一季度,拼多多月活用戶1.66億。看起來似乎進度可追。
不過,2018年整年拼多多繼續保持了用戶數的高增長。QuestMobile數據報告顯示:2018年12月,拼多多APP端的月活用戶達2.71億,僅次于手機淘寶(5.79億),領先京東近5000萬;小程序端,拼多多以1.09億的月活用戶排名第一,接近排名二三四位的京東、唯品會、轉轉的總和。
而淘寶特價版屬于沒有任何的存在感。深刻闡釋了,什么叫出道即巔峰。
2018年淘寶特價版,除了在上線之初,登上了購物榜第10名。此后一直在免費榜500名開外,購物榜50名開外起起伏伏。
淘寶特價版2018年ios的免費榜單排名(七麥數據截圖)
2019后半年,情況稍微好些。靠著淘寶雙十一的強帶動,沖進了免費榜前50,購物榜前10。最好的成績是免費榜第一。但是雙十一過后,又開始漸漸走下坡路。
淘寶特價版2019年ios的免費榜單排名(七麥數據截圖)
相比拼多多長期霸占榜首,淘寶特價版簡直就是「弟中弟」了。
拼多多2019年ios的免費榜單排名(七麥數據截圖)
顯然,故事不太成功。
02 2020年,淘寶特價版又在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?
2020年3月份,淘寶決定重啟「淘寶特價版」。
3月26日,淘寶正式發布「淘寶特價版」。
開啟了新的故事篇章——C2M、下沉市場。
等等,這味道似乎有些熟悉。。。
是拼多多的味道。
如果按這個脈絡發展下去,很有可能是2018年無意義的重復。
好在,他們改變了故事的寫法——外貿轉內銷、消費平權。
我覺得這個故事看起來挺好的。這個故事好的地方在于抓住了時間窗口。
2020年的疫情對全球的影響巨大。這導致外貿這一塊:訂單量減少、上游供應鏈受阻、貿易成本上升、企業資金承壓。
外部環境不確定的狀態下,出口轉內銷是必須的選擇。
而疫情對國內也影響巨大,直到8月份:
《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解讀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》
國家推出了「六穩」和「六保」,而淘寶特價版的「外貿轉內銷」就順應了穩外貿的國家政策和經濟趨勢。
而消費平權,我覺得是比「下沉市場」更好的說法。
「下沉市場」這種說法代表的是上對下,天然有種對立的感覺。特別是在涉及拼多多的各種新聞語境里面:下沉市場對應的是低價和低劣、假貨。
消費平權稍微好點的地方在于承認:消費者并不是想要假貨,而是也想要更好的商品。但是因為收入不高或者收入下降,承擔不起。但是他們依然有追求美好的權利。
我們國家有6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,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。
難道這6億人群只配用低劣假貨嗎?
淘寶特價版給出了解決方案:原來的外貿商品,通過C2M的整合,品質不變,優化成本,降低價格讓消費者能用上低價優質的產品。
這樣一來,故事高屋建瓴,順應了政策、經濟和民心。
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故事。
03 淘寶特價版能把這個故事講好嗎?
3.1 系統能力
3.1.1 我們國家工廠的能力
目前,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、207個工業中類、666個工業小類,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。
3.1.2 阿里巴巴的能力
淘寶特價版背靠阿里巴巴。
2020年3月份,國盛證券發布了一則對拼多多“全價值鏈”分析的報告,報告指出,全鏈條渠道成本上(即商品從這個渠道流通到消費者手中的成本是多少),拼多多為23.8%,阿里為12.8%,京東為15.2%。
阿里巴巴的渠道成本是最低的。這就是阿里巴巴的能力。
而阿里巴巴對淘寶特價版的重視,把這樣的能力賦予了淘寶特價版:
- 9月17日,阿里內貿批發平臺1688宣布產業帶升級計劃,針對全國670萬制造企業推出內循環三大通路,全面打通淘寶特價版,融合加工定制、批發分銷和零售三大數字化平臺,幫助產業帶工廠跨賽道發展。
- 4月份阿里巴巴“春雷計劃”,其中的一部分,就是淘寶特價版支持外貿工廠轉內銷的十項措施。也是全網首個針對外貿工廠轉內銷的系統扶持舉措。4月以來已有超過2萬家外貿工廠新入駐淘寶特價版。淘寶特價版的外貿工廠銷售專區也已于4月21日正式上線。
我國工廠的能力+阿里巴巴的能力,就構成了淘寶特價版的系統能力。
3.2 產品、流量、轉化率
系統能力之外,互聯網產品最重要的三點是:產品、流量和轉化率。
3.2.1 產品
淘寶特價版和拼多多比起來,真的還差很遠。
同樣是現金簽到,可以看到拼多多玩法更多樣、頁面更游戲化、流量的利用更徹底。
3.2.2 流量
淘寶特價版的流量來源:
- 淘寶(App內部會有各種到淘寶特價版的引流)
- 各種廣告:抖音/快手/微博等App的廣告
2020年 6 月,淘寶特價版的移動月活躍用戶數約 4,000萬。雖然無法查到具體流量的來源的占比數據,但是不難想到,應該絕大部分來自手機淘寶的引流。(在淘寶支付之后,都會彈出這個引流彈框。)
而拼多多的流量來源:
- 公眾號:產品經理熊不知(ID:xiongbuzhia),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。5年產品經理經驗,專注海外社交APP和編輯工具類APP的產品設計。
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,未經作者許可,禁止轉載。
題圖來自Unsplash,基于CC0協議